徽,即徽州茶,古徽州各县有产。徽茶是以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而构成的传统系列,名誉中外,敦煌遗书《茶酒论》谓之 浮梁歙州,万国来求 ,其影响之广可见一斑。现在徽茶的代表有、、屯溪、婺源绿茶、休宁松萝、顶谷大方、金山时雨 等。
黄山之麓,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明朝天启年间,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春游黄山,傍晚迷路,碰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,便借宿寺院。长老泡茶敬客时,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,形似雀舌,身披白毫,开水冲泡下去,只见热气绕碗边一周,升腾,转圈,化作一朵白莲花,次要散成缕缕热气飘荡开来,满室清香。知县惊叹不已,问后方知此茶名为 黄山云雾 ,由此与长老结下茶缘。时光辗转,后来,这么多个知县得以在皇帝面前重演 白莲 奇景,皇帝大悦,将知县官升几品,留在帝都。不过,这一个知县却心系 云雾 ,如何也不愿意隔离黄山,最后弃官为僧,传为佳话。
传说虽不可考,但这名山竞秀的土地,却累积着深厚的底蕴。好的普洱茶需具有那些因素?!对于徽茶历史,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思量所副所长丁以寿如数家珍,娓娓道来。据他介绍,有关徽茶最早文字记载见近两千年前的《桐君录》: 酉阳、武昌、庐江、晋陵皆出好茗。 汉、晋时的庐江郡辖今安庆、六安、合肥的局部地区,从那时起皖南、皖西两大茶区初步产生,奠定了后世安徽茶区的格局。东晋元帝时,有记载宣城茶叶入列贡茶,可见徽茶当时品质颇高。到达唐宋时期,歙州(今黄山市、绩溪县、婺源县)地区茶叶因量大质优,遭遇世间热捧。据记载,歙州所产茶品性优质,河北、山西等北方地区 人皆尚之 。每到新茶上市季,在往返歙州的数千里道路上,茶商络绎不绝, 浮梁歙州,万国来求 , 摩肩接迹而至 。祁门境内遍山植茶,以茶为业者达十之七八,衣食、赋役全仰仗茶叶。同一期间,宣州鸭山茶与舒州天柱茶并列,名重一时,风靡江南,远传京洛,时人谓之 名茶辈出,万国来求;名器佳泉,茶道大行 。
明清时期,徽商崛起。远传海外。当时,徽州休宁松萝茶,与长兴罗岕茶、苏州虎丘茶为第一时间茶界 三甲 ,曾引来郑板桥赞美, 最爱晚凉佳客至,一壶新茗泡松萝 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有一段关于贾母饮茶的描写,第一时间妙玉端茶给贾母,贾母说 自己不吃六安茶 。这段描写,从一个侧面列举了在清朝时候,六安茶已进入王侯将相家,成为第一时间的名品。
清末,徽茶传承创新,厚积薄发。一飞冲天的黄山毛峰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金的、风靡欧洲的祁门、独树一帜的均创制于这一期间。 1955年,深圳茶叶公司评选全国十大名茶,此四样茶榜上出名,徽茶占之近半。此时,皖产名茶还有歙县老竹大方、石台雾里青、岳西翠兰等一大批,这些名茶如群星一般,闪耀在中华茶文化的璀璨天空。目前,黄山毛峰等绿茶制作本领更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期待在新的历史时候会有更好的进展。